揭秘“两会”上的壮语文翻译

 

 

  【编者按】  近日,从南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传来消息:为规范推广壮文在社会中的使用,《南宁市壮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重要公共场所名称的招牌和标牌,应按规定格式同时使用壮文和汉文。届时,壮文的社会使用管理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壮文的传承和推广,成立了壮文翻译室,历届党代会和每年的全国“两会”设有壮文文件翻译和壮语同声传译,人民币上还有壮文……

 

  但与官方不遗余力推行壮文相比,民间对壮文的使用热情并不高,壮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在日常生活中壮文的使用率却是较低的,对于不少壮族同胞来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母语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而造成壮文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出路又何在?

 

  她在人民大会堂为“两会”做翻译

  今年34岁的马兰飞,是天峨县六排镇云榜小学的壮文教师。2013年1月15日,她通过了层层筛选与考核,终于接到了2月19日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民族语言翻译工作的通知。

  能得到这种宝贵的机会,缘于“贵人相助”。2012年3月,在和河池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马志华的一次聊天中,马兰飞提到她还没到过北京,很想去北京看看。当时马志华鼓励她说:“你好好学习壮文,掌握好壮文知识,一有机会,我就让你免费到北京‘旅游’。”之后,马志华还让她到相关部门找一些壮文翻译的书籍。

  2012年5月,马志华有意推荐马兰飞参加十八大的壮文翻译工作,可是党代会和“两会”没有从各市县选翻译的先例。满怀希望的马兰飞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可是,马志华却一再鼓励她,要她努力提高壮文翻译水平,争取参加全国两会的民族翻译工作。

  2013年元旦过后,一直在为参加全国两会民族语言翻译工作做准备的马兰飞终于等来了机会。元月4日,中央翻译局对马兰飞的壮文翻译等能力进行相关考核,元月7日,又对她进行政审。经过层层筛选及考核,马兰飞终于等来2月19日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民族语言翻译工作的消息。

 

  3月3日下午,身穿一身少数民族服装的马兰飞一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前,就成了耀眼的明星。许多人大代表及各大媒体的记者纷纷上前来询问,她穿的服装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马兰飞自豪地对他们说:“我是壮族的,这是我们的壮族服装。”之后,她又用壮语重复一遍。话毕,一大群人大代表便抢着和她留影,记者们也纷纷按下快门。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到北京参加‘两会’的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工作。”马兰飞说,即使每天处于紧张状态,即使每天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有时候还通宵翻译文件,可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幸福很自豪,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代表们看到被翻译成壮文的文件。

  马兰飞说,全国“两会”的翻译工作异常的严谨、认真,容不得半点差错,稍微出点差错就有可能引起民族之间的误会,且中央翻译局的“6个0”工作要求里也有一项“0失误要求”。因此,她在翻译时异常地小心谨慎,一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立刻翻阅字典进行查阅核实。

  在京期间,马兰飞和壮族工作人员及壮族领导尽情地用壮语交流,尽情欢唱壮族民歌。“以前,在家乡时,周围的人都同是壮族人,感觉不到那种民族氛围。可是,到了北京,受那种特殊氛围的感染,顿时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壮族人很自豪。无形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去维护自己的民族形象、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

 

女壮文翻译员的成才之路

 

  马兰飞自幼学习壮文。5岁那年,看着比她大一两岁的哥哥姐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马兰飞也吵着闹着去上学。父亲拗不过她,只好答应送她去读书,可谁知学校的汉文班因她年龄小,再加上学生已招满,不肯接收她。无奈之下,她父亲只好把她送到壮文班。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读书机会,马兰飞当然很珍惜。她拼命地学习,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请教老师。

 

  初中毕业后,老师建议壮文成绩优异的马兰飞继续深造学习。1993年,年仅15岁的马兰飞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位于南宁市武鸣县的广西壮文学校,开始她新一段的壮文学习生涯。尽管当时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壮文,许多人也不重视壮文。且村里人也不理解她,并对她父亲说,像她这么聪明的孩子不应该学壮文,学壮文会误了她的前程,因为他们发现学壮文的人大多没能捧上金饭碗。然而,从小就喜欢壮文的马兰飞不在意众人的看法,刻苦钻研壮文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学习壮文之余,马兰飞也不落下汉语的学习。

  1997年,马兰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顺利回到家乡学校——天峨县六排镇云榜小学当一名语文兼壮文老师。刚开始,学生对壮文没有多大的兴趣,可马兰飞用一口流利的壮语激情洋溢地为学生们上了几节课之后,学生们的兴趣开始大增。之后,他们在马兰飞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壮文,还时常用壮语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参加一些比赛。

 

  马兰飞说,学习壮文知识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汉语知识,相反的,壮文知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学习自己本民族的壮文,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几年来,尽管很多人不愿学习壮文,一些壮文学校也不像当年那样受热捧,而许多当年一起学习壮文的同学也都改行或者改为上语文课或其他课程。然而,马兰飞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壮文水平。只要一有关于壮文的活动、比赛,她都踊跃参与,并先后获得2008年、2012年广西壮语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2010年《少年闰土》获全区壮汉双语教师说课比赛三等奖等。

 

  壮文翻译背后的“神秘团队”

 

  凭借自己的翻译才能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很光鲜的,其实在“镁光灯”下,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马兰飞只是“两会”上的壮文翻译之一,与她一起奋战的是来自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壮文翻译室的工作人员。壮文翻译室成立于1986年元月,是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下属的蒙、藏、维、哈、朝、彝、壮七个民族语文翻译室之一。翻译室的16名成员全部来自广西,他们共同承担着“两会”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及人民大会堂的壮语同声传译工作。

 

  覃忠群是壮文翻译“国家队”中的老队员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寻找壮语翻译的工作在全广西展开。当时覃忠群还在平果乡下的中学做老师,“那时很年轻,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如果能去北京工作那该是件多么骄傲的事啊。”覃忠群笑着说。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勤学苦练,积极准备着壮文翻译的考核,然而他的领导却摇头了。“那时领导很看重我们这些到乡下中学做老师的大学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放我走?”最后,领导也经不住覃忠群的软磨硬泡,更是看到了他为了成为一名壮文翻译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同意了他的调动。

  “十三大”召开前,覃忠群和同事一起集中在一个宾馆里,“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本来以为去首都工作会很风光,谁知一到北京大家就被‘关’了起来,紧接着任务就来了。”覃忠群回忆说,当年还没有电脑,任何文件一拿到手,马上就要动手进行翻译,经过一次次谨慎地审查之后才能拿去进行铅字排版、印刷。覃忠群告诉记者:“很多文件都是第二天要用,前一天晚上才发给我们进行翻译,所以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哪怕汉文版改动了一个字,我们也要对壮文版进行纠正。”

 

  比起马兰飞,壮文翻译室的李秀玲和韦彩珍可是两位老资历的壮文同声传译了,她们已经为全国两会及党代会服务了20多年。两位翻译均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壮语言文学专业,“当时学习壮文根本没想到有一天壮语可以传播在人民大会堂里。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但是能在“两会”这样的盛会上发出自己声音的民族只有七个,我们壮族就是其中之一。”韦彩珍告诉记者。

 

  然而进入人民大会堂的兴奋与激动很快就被强大的工作压力掩盖。李秀玲说:“领导在读讲话稿时,我们的工作量不大,只要对着稿子用壮语读就好了。最怕的就是代表们的即兴发言,有时涉及到一些专业的词汇,我们没有词典可以参考,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将它解释清楚;有时一些代表地方口音较重,我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不然稍一疏忽就听不懂了。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倡导脱稿发言,这更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除了这些难题,同声传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速,“汉语翻译成壮语之后,词汇量要增加40%左右,我们要想跟上代表们的发言,就必须要提高语速,同时还要翻译得清晰、明白。”韦彩珍说,“总之,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桂工网:www.gxworker.com/

 

温馨提示:中国黑龙江热线所发布文章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黑龙江热线认同该文章的观点和描述。
关于我们 - 免费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互联网互发,如有侵权,三个工作日内处理。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